•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 索引号:mzj/2019-00009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阿里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 名 称: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天上阿里——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 公文种类 :其他
  • 发布日期:2019-06-06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天上阿里——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06 浏览:

近年来,阿里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主动适应民族工作新常态,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地区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推进力。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委、行署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任务,总体布局、整体推进,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一是坚持谋划带动。按照国家民委和区民委相关文件精神,地委、行署制定出台了《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规划纲要(2015-2020年)》《阿里地区创建全区民族团结示范地区的实施意见》《阿里地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八进”实施方案》《阿里地区深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提升年方案》《阿里地区深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年方案》《阿里地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工作方案》等,从全局高度制定蓝图、谋划布局,为我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理思路、明方向、定目标。二是提供资金保障。按照“一年筑基、两年提升、三年巩固”的工作思路,连续3年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创建工作,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覆盖”、“精准滴灌”、“文化引领”、“金种子”、“精神家园”和“权益保障”等六大工程,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三是层层压实责任。按照行业系统不同工作职能,分别制作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内容、评分要素和督导办法,地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评选表彰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与7县65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四是加强工作领导。成立了以地委书记任组长的阿里地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工作,研究推动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创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组建工作专班,抽调12名精干人员保障工作力量,成立阿里地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设宣传教育组、经济建设组、创建活动组、教育领域组、政策落实组等5个专项组,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职责,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总”制度,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加强全域宣传,增强传播力。丰富宣传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做到“七个借助”。一是借助各类媒体优势,扩大创建舆论声势。借助“两台两站一报”媒体优势,组织干部群众收看收听“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的民族团结专栏、专版、专页,通过播报专题新闻报道、公益广告和荧屏滚动宣传标语,不断扩大创建声势。截至目前,各类媒体共播报民族团结专题新闻24条,播报荧屏滚动宣传语130余条次,播出公益广告16期。积极组织基层农牧民群众收看民族团结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答、演讲比赛等活动,实现了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借助辖区地理优势,营造创建宣传氛围。充分利用辖区主要路段、机关驻地宣传栏、板报、LED显示屏等多种载体,营造宣传气氛。截至目前,悬挂民族团结宣传横幅120条,电子屏滚动双语发布创建标语1700条次。噶尔、日土、普兰利用219国道贯穿全县的优势,在219国道两侧安装多个宣传栏,发布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通俗易懂、易于上口的政策、事迹和宣传标语,做到让民族团结主题入眼、入心;普兰镇在中尼群众聚集的街道、市场悬挂藏汉宣传标语、横幅,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借助网络优势,拓展参与创建渠道。建立“网信+X县”微信平台,发动辖区单位以信息报道形式,深入挖掘、宣传本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特色做法、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切实增强宣传效果。开通“阿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增加信息动态、信息分享等功能,方便广大群众通过手机、网络随时关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的情况,便于群众能随时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四是借助农村文化活动优势,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借助“春节、藏历新年、五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截至目前,开展“民族团结模范事迹”宣讲活动160场次,受教育群众6400人次;开展乡村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各族群众充分了解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全地区各级艺术团、舞蹈队,按“每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相声等文艺节目,把民族团结模范创建相关内容编入节目,在各行政村(居)进行巡演。截至目前,全地区开展各类活动2200场次,参与群众达2.8万余人次,全地区各文化广场、村民小组群众性文化活动覆盖率达到100%。五是借助专项活动优势,实现民族团结零距离。借助“两学一做”“四讲四爱”“藏西先锋˙红色阿里”“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入户交友”等各类专项活动,把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相关知识、党的惠民政策、党的优良作风带进农家,带到田间地头,以广大党员“接地气、除四风”的实际行动深化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宣传。六是借助工程成效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通过文化引领、连心互助、致富增收、脱贫攻坚、就业保障等各项工程的有力推进,让群众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感受到民族团结的丰硕成果,切实增强了各族群众珍视与维护民族团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七是借助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阵地建设,积极打造建设了地区命名狮泉河烈士陵园、改则先遣连纪念碑、阿里分工委旧址、地区档案馆陈列室、噶尔教育史馆、普兰县生态农业园、阿里军分区军史馆等7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其中,狮泉河烈士陵园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加强典型打造,增强引领力。坚持把培育树立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工作,强化典型引领,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示范地区创建工作更好发展。一是打造示范单位。结合阿里实际,积极打造美丽家园守边固边、美丽乡村、医院校园、模范寺庙等方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已初步形成3个阿里地区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民族团结边境村,7个阿里地区民族团结美丽家园示范村(居),2个阿里地区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现代农业示范园,4个阿里地区军民团结共创和谐模范寺庙。此外,积极打造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普兰县人民医院为“援藏情·一家亲”民族团结医院;狮泉河镇派出所为阿里地区民族团结保稳定公安派出所;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阿里地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学校;拉萨阿里高级中学为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育英才学校。通过培育一批示范单位、示范学校、示范村居、示范寺庙、示范园区,带动我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生新台阶。目前全地区共有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4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1个,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40个。为扩大创建活动覆盖面,发挥典型引领作用,2019年计划继续打造50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确保地、县、乡三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覆盖。二是开展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通过隆重表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集体,在全地区上下形成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的良好局面。截止2018年底,累计表彰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565个、模范个人873名;先后有151个集体和200名个人受到地委行署表彰;有65个集体和92名个人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有7个集体和13名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先后对7县、19个乡镇、7个村(居),56个地直部门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及时反馈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

加强特色创建,增强辐射力。结合行业特点和区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是面上宣传树特色。投入82.5万元制作“加强民族团结”主题年历,发放挂历30000幅、台历5000册。总结历年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收录27个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和45幅创建工作照片,制作“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颂”典型事迹汇编。实施“金种子”工程,地区教体局、地区民宗局联合编印“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把民族团结列入学校德育课程,落实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的要求。措勤县制作“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150余套餐厅围裙,发放到各个商店,精心制作10余种民族团结标语,张贴到酒店前台、商铺柜台、餐厅菜单上。普兰县向环卫工人发放“团聚民族心、结缘普兰情”主题外套35件,组织维族经商人员深入养老院、村居开展“民族团结心连心、团结之花永芳华”主题慰问活动,发放大米、面粉、粮油等价值3万元的物品。二是点上创建立标杆。在革吉县中学举行“培育民族团结精神,全面建设平安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以同唱“团结就是力量”、共签“民族团结手牵手”签名墙等形式,让民族团结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全校628师生参加。噶尔县藏布居委会投入13万元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展厅”,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社区”工作经验固化下来。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书画、板报比赛10余次,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校德育课程。普兰县岗莎村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贯穿农牧区经济合作社服务管理全过程,实现创收近1000万元。改则县鲁仁居委会加强城镇民族工作,制定“三级联系服务”制度,全面建立“摸底数、办专栏、辟通道”机制。通过创建工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做到有特色、有实招、有新水平。三是线上传播显亮点。开通“阿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县级民族团结微信公众号,刊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创建工作动态等130余期。制作“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天上阿里”“岗莎村民族团结美丽家园示范村居创建工作”“普兰县人民医院援藏情一家亲民族团结医院”“噶尔县藏布居委会全国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等3个专题宣传片。各级广播电视台在“九月民族团结月”期间,播放《文成公主》《孔繁森》《先遣连》等民族团结影片10余次,在强档节目植入“民族团结”标语30余期,公示“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名单6天,播出“通婚家庭”“模范人物”等民族团结典型事迹12篇。日土县通过“网上投票”点赞渠道,举办“民族团结主题书法比赛”。通过开展特色活动,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体化、大众化、立体化。

多年来,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阿里各族干部群众以开放包容、互助友爱的精神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瞩目成就,共同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民族团结这朵阿里各族人民同心浇灌的花朵必将在天上阿里持续怒放。